資訊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資訊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儘管泰國土地和建築物稅推遲一年徵收,但2017年曼谷的整體地價仍有可能上漲10-30%,促使曼谷大都市的公寓平均售價上漲6-7%,其中城區內部房價漲幅最大。
泰國房地產Nexus物業營銷有限公司置業顧問部總經理納林拉表示,2015-2016年,曼谷地價平均漲幅為5-10%,2017年漲幅一定更高。
納林拉表示,相對於2015年每平方哇191萬銖的高額地價來說,今年曼谷地價沒有很明顯的漲幅。但隨著曼谷電線地下化進程的加快,居住環境得以改良,未來城區將面臨土地匱乏現象,地價將一路飆升,預計明年市區內公寓價格最高漲幅可達9-10%。
去年曼谷公寓平均售價為每平方米10.6萬銖,今年年比上漲14%至12.1萬銖,比過去5年來的平均漲幅8%更高。為此,納林拉建議,房地產開放商須謹慎投資曼谷以外的公寓項目,即使要投資,售價應不高於每平方米10萬銖。
此外,職業顧問CBRE報告指出,今年曼谷市中心高端公寓價格上漲4.7%,平均售出每平方米21.9萬銖,預計明年售價會進一步提高。
資訊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在東協國家中,泰國美妝產業發展較早。泰國人愛美,認為化妝是種禮貌,女性習慣化妝,更偏好濃妝;而男性保養意識近年也逐漸抬頭。
國際研究機構Euromonitor調查,泰國是東協最大美妝市場,2015年泰國美妝市場規模達50.7億美元,占東協美妝市場30%。2013至201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9%,預估2020年規模上看65.9億美元。
泰國美妝產業蓬勃發展,加上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多元族群文化,孕育出許多極具特色的本土美妝品牌,以及熱銷東南亞的話題產品。隨著美妝產業穩定成長,加上消費者衍生的各類需求,中長期看來,泰國美麗商機深具潛力。
泰國美妝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品牌廠搶進,目前以國際美妝大廠占領先地位,Pond’s及Olay是護膚用品二大領先品牌。主因大廠品牌美妝品形象佳,品質有保障,消費者較偏好外來美妝品,如Unilever、P&G、L’Oreal、Beiersdorf及Cologate-Palmolive 等。面對國際大廠的競爭壓力,泰國本土美妝公司卯勁全力,不論是新產品或行銷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希望抓對消費者的品味。
泰國本土美妝品牌琳瑯滿目,產品檔次多屬中低價位,目標瞄準中、低收入消費者及鄉下地區消費者。走在曼谷街頭,本土美妝品牌Mistine的宣傳廣告隨處可見,Mistine為泰國Better way公司旗下品牌,以直銷起家,因物美價廉,迅速闖出名聲。
Mistine聘請泰國一線明星擔任產品代言人,甚至推出在亞洲航空飛機上才能買到的口紅限定色,靠著親民的價格、快速的產品更新、大量的廣告行銷,以及綿密的銷售據點布局,2015年躍為泰國彩妝品類排名第一大及護膚品類排名第五大。另外,強調泰式古老草本秘方的高檔本土品牌Erb,因有東方神秘感,頗受泰國皇室喜愛,尤其和泰國公主合作推出的Princess PA系列護膚品更大受消費者歡迎,顧客群忠誠度相當高。
「美白」是泰國消費者的一大保養訴求。Euromonitor分析,2014年泰國市場有近五成的臉部潤膚霜銷售,是具有美白功能訴求,泰國SNAIL WHITE蝸牛美白霜就是人氣美白商品。知名「面膜」品牌「我的美麗日記」業者表示,泰國市場黑珍珠美白系列面膜最受歡迎。泰國消費者對美白的崇尚,可從廣告中窺見一二,例如今年初泰國一家美妝公司推出新產品美白藥丸的電視廣告中,標榜「只要白,你也可以成為贏家」就引發熱議,成功達到行銷目的。
泰國美容保養專家Kristaya Buntitanons表示,「抗老產品」也備受重視。Euromonitor估計,2015年泰國「抗老產品」市場規模近9億美元,2013至201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3.9%,高於整體臉部護膚品的成長率2.8%,抗老化需求趨勢有很大商機。
泰國美妝市場「直銷」及「實體通路」是主要銷售管道。根據調查,2015年泰國美妝產品通路中,直銷占16.3%,線上零售僅占0.3%,其餘皆為實體通路,包括量販店、超市、百貨購物中心、美妝專賣店等。
實體通路是美妝品主要銷售管道,但線上通路持續成長。品牌商和零售商為促進線上銷售,提供各種優惠,例如central.co.th 推出消費滿泰銖499元以上享有免運費服務。社群媒體也成為銷售平台,2013年12月LINE在泰國與Maybelline及泰國電商務流整合公司aCommerce合作,推出快閃銷售(簡稱閃購),Line用戶可優先購買2014年Maybelline才正式上架的新品,成功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泰國美妝市場發展成熟,雖然競爭激烈,但市場胃納量大,泰國消費者對台灣美妝品的印象為「產品品質優良」,是我國美妝品進入泰國市場的優勢。而泰國消費者樂於嘗試美妝新產品,也是台廠前往耕耘的利多。(作者是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研究員)
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成立於2011年,以擔任擬定國家及業界拓展對外貿易行動之智庫為目標,研究範疇涵蓋海外市場特性及商業動態,目標市場經貿時事議題及影響,區域經濟整合現況及我國參與經濟整合的進展與挑戰,國內會展產業之競合,並掌握我國與競爭國的每月/年出口動態走向等,提供市場及產業研究分析報告供政府經貿單位及業界參考。
資訊來源:聯合財經網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泰國近年網路普及率激增,上網人口增加,對於電子商務市場亦帶來長遠利多,近期公布的商情研究預估,到2025年,泰國網路交易延伸的商業年產值,將達到1.33兆泰銖。
根據Google和Temasek共同發表的報告指出,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在線上購物、電子商務及旅遊業,都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其中,電子商務(E-commerce)到2025年可有約29%的成長,線上旅遊代訂也有至少18%的成長幅度。
報告指出,泰國是網路市場成長極快的國家,到2020年預計將有5900萬網路使用人口,而2015年,泰國網路使用人口約3800萬,每年約以9%幅度成長,泰國人口結構較為年輕,58%人口年紀在40歲以下,世界銀行在2011年也將泰國調整為中上所得(Upper-Middle Income)國家。
此外,泰國的上網速度,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是東協十國之中上網速度第二快的國家,也帶動網路廣告的興起,報告內亦提到泰國推動數位經濟的隱憂,包括物流連結、網路支付、市場成熟、網路資安及詐騙問題等,卻也帶來相關產業的投資商機。
之前,台灣政府推動的「新南向工作計畫」,除將泰國列為重點國家,亦點名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及合作策略,而泰國在東南亞國家的網路使用便利度及上網人口,均領先鄰國,近年泰國政府積極推動數位經濟,Google泰國分部區域經理Ben King表示,有信心泰國會克服相關問題,維持在數位經濟的區域領先局勢。
資訊來源:看見泰國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泰國食品智庫中心發布報告稱,2017年泰國食品出口前景喜人,預計全年出口總值有望超過1萬億大關。而今年前9大出口食品分別是果汁、砂糖、蝦、金槍魚罐頭、菠蘿罐頭、冷凍雞、木薯、大米和調味料。
泰國食品智庫中心發布今年泰國食品出口報告稱,預計今年食品出口總值將達到9720億泰銖,同比增長7%。出口增長主要得益於原材料供給增加,特別是泰國蝦EMS病毒問題得到緩解,國內動物飼料原料價格較低降低了禽類養殖的成本提升了出口價格競爭力。
研究還指出,利率維持在35泰銖/美元水平,CLMV國家經濟保持增長以及乾旱導致的亞太國家對食品需求的增加等都極大的刺激了出口增長。如,雞肉、果汁、調味料等。
而大部分泰國出口食品在出口總量和出口總值上都呈現上漲。其中出口總值增長排名前4類食品分別是,果汁增24.5%,蝦增22%,菠蘿罐頭增12.2%,冷凍雞增8%。另外如,大米出口同比增2.1%,增長主要來自第四季度,單季同比增長超過2.6%。
雖然砂糖出口量同比減少10.4%,但出口總值卻同比增1.2%。金槍魚罐頭出口量同比降2.5%,但出口總值同比增2.7%。木薯出口量方面,儘管出口量同比增10%,但受到價格低迷影響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調味料方面,出口量和出口總值同比增長5.8%和6.4%。
2016年泰國食品主要出口市場方面,東盟各國占28.4%,日本佔13.9%,美國占11.9%,歐洲佔10.0%,非洲佔9.1%,中國占8.0%,大洋洲佔3.6%,中東佔3.4%以及南亞國家佔1.1%。
從目前的全球食品消費發展趨勢看,泰國明年食品出口總值有望衝破10500億泰銖大關,同比增長8%。一方面將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拉動,以及美國候任總統短期經濟政策等。而CLMV國家聯盟也將逐步從乾旱旱災中恢復,今年CLMV國家聯盟是泰國食品主要出口市場,市佔率高達15.2%。遠高於去年第一而今年第二日本的13.9%。
資訊來源:泰國中華網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泰國中華網12月20日報導 泰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辦公室(SMEs)發布中小企業產業年末總結預期報告認為,今年中小企業GDP貢獻率同比有望提高5.1%,而明年漲幅為5.5%。
泰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辦公室(SMEs)莎麗妮女士說,今年中小企業產業總體表現優於全國經濟總體表現,主要在以下方面體現,首先是旅遊、酒店、餐飲等服務型中小企業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同比增幅達到6.6%。而貿易型中小企業表現也,同比增幅5.3%。但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小企業表現則略微遜色,增幅僅有0.9%。
但不管怎樣,她相信從全年表現看,中小企業GDP貢獻率漲幅將在5-5.5%之間。據悉截止今年前8個月,共有8539家中小企業申請業務註銷,註銷同比下滑16.3%。而申請業務登記的中小企業數則有42755家,同比微增2.6%。截止目前全國共有276萬家中小企業。
今年該辦獲得的各項預算共計50.42億泰銖,有效幫助全國18萬家有幫扶需要的中小企業。幫扶工作主要從業務恢復、業務擴展和業務升級等3方面展開,實現中小企業的擴大發展。而明年該辦所獲得的預算方面,預計為67億泰銖。料將能夠幫助10萬家以上的中小企業。
資訊來源:泰國中華網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因應去年底AEC東協一體化,Land and Houses Plc的零售物業開發公司Siam Retail Development Co斥資60億泰銖所開發的新案柯叻航站21百貨(Terminal 21 Korat)於今日(12月19日)開幕。
旗下向來備受遊客歡迎的Terminal 21曼谷航站21百貨,成功鞏固曼谷百貨業市場重要位置,因應AEC,將觸角延伸至泰國東北部地區(Isan)門戶柯叻(Korat)。Siam Retrail Development常務董事Khun Prasert Sriuranpong,於媒體發布會上表示:「柯叻航站21百貨(Terminal 21 Korat)是個長期且具規模的投資計畫,而柯叻人口密度為泰國第二高,擁有驚人的消費力,生活模式也與曼谷相近,加上位置優越,作為泰國東北部地區(Isan)門戶,吸引泰國本地遊客之外,AEC一體化,勢必將吸引更多來自東協各國的遊客。」
柯叻航站21百貨(Terminal 21 Korat)開幕後,預計將吸引70%泰國本地遊客、30%外國觀光客前往。整體設計上,保有Terminal 21品牌理念與特色,以機場航廈為設計風格,結合環遊世界主題,讓人位於百貨商場內猶如置身於不同國家的特別體驗,各樓層廁所別出心裁的設計,一樣延續到柯叻航站21百貨。此外,最大亮點之一,即擁有該區最高的360°觀景臺【Skydeck】,據稱將媲美日本東京Sky Tree、台灣台北101…等,作為該區最醒目的地標。且全館提供免費WIFI,以優質服務攻佔消費者的心。
問及該一計畫目標消費者主要放眼AEC東協各國遊客,針對泰國日益漸增的中國觀光客,是否有看好未來柯叻對該市場的發展?Khun Prasert表示,「優越的地理位置,將使該區觀光前景備受看好。泰國東北亦有許多值得遊覽的觀光勝地,作為前往東北門戶,預計未來將蓬勃發展。」
資訊來源:看見泰國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交通部確定2017年投資預算支出目標,即全年600多億投資預算必須完成支出20%。國道局所佔預算最多,超過560億泰銖。
泰國交通部常務副次長提拉蓬透露稱,交通部2017年工作部署會議上確立了2017年該部投資預算支出的總目標,即截止2017年底總計600億泰銖的投資預算至少要完成20%的支出目標。
他說2016年交通部投資預算支出累計完成12%。而2017年財年交通部投資預算支出總額必須在2016年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在該部內部工作部署會議上已經向各有關部門下達了明確的要求,即投資不足200萬的小額投資項目要快。據悉交通部全年小額投資項目共有2702個,佔用39.92億泰銖的預算。目前項目簽約率接近90%。
而投資額在200萬-10億泰銖的中型投資項進展也非常順利,項目簽約率超過90%。據悉全國中型交通投資項目共有5098個,總預算額約為561.77億泰銖。目前已經超過4000多個項目完成了簽約工作。
當前的目標就是希望在本月內完成剩餘中小型投資項目的簽約工作,之後再加快10億泰銖以上大型投資項目的推進工作。據悉這部分項目共有18個,其中的16個為國道局項目,另外有2個為運輸局項目。總之這些項目簽約工作將會盡量在明年3月以前完成。
資訊來源:泰國中華網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曼谷廊曼機場發布2017年元旦假期航務報告稱,預計7天假期民航旅客人數將超過70萬。提醒旅客提前2-3小時到達。
曼谷廊曼機場部主任乃佩說,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2017年元旦假期該機場民航旅客人數將有望達到71.4萬,即7天長假期間每天使用該機場的旅客人數在10.3萬人次。
航班方面,預計今年元旦期間總航班數將有望增加到5116架次。比去年同期的4643架次新增不低於10%。但包機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下滑,去年總包機數為111架次,運送旅客21579人次。而今年元旦期間的包機數預計為99架次,運送旅客16740人次。
儘管目前提供的數據還僅僅至少一個估計的數據,但不管這樣,相信今年元旦期間通過該機場出行的旅客人數將不低於69.5萬人次,同比增6%。
為了給民航旅客提供更舒適便利的出行服務,廊曼機場方面也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除了聯合機場轄區內交警部門和公交客運部門協調交通秩序外,還將聯合旅遊警察和空軍部門加強機場內外安保工作。
此外,機場方面還要求機場內提供餐飲服務的公司提供多元化、不同價位的餐飲服務。比如售價10泰銖的礦泉水和售價不超過機場外20%的便當飯盒等。
資訊來源:泰國中華網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
企業發展廳長廳長班約吉透露,2016年11月新註冊法人數量達5799家,與前一個月的5092家比較增加707家或14%,與去年同期的4520家相比提高1279家或28%。上月註冊撤銷法人登記的商家有2397家,與前一個月的1588家比較增加809家或51%。
11月新增法人的註冊資本總值160億400萬銖,與前一個月的147億2000萬銖比較提高12億8400萬銖或9%,與去年同期的157億2400萬銖相比攀升2億8000萬銖或2%。新增法人數量最多前五大產業分別為珠寶首飾零售商共計803家、一般建築業約649家、房地產商約351家、餐飲業約120家以及管理諮詢約115家。
截止11月底,全國註冊法人共有135萬5900家,註冊資本共計20兆4200億銖。其中全國仍有經營的法人有64萬6460家,註冊資本為15兆7700萬銖,可分為有限公司占46萬6230家、大眾有限公司約1152家、餘下17萬9078家為股份公司。
累計今年首11個月新增法人總量達5萬9878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5%,部分原因來自官方鼓勵金行進行法人登記,目前已有1341家金行進行法人登記,與個人經營者比較可享受更多資稅務優惠。同時,官方基建投資項目及觀光業持續良好復甦,也有助刺激一般建築業、酒店和餐飲等與觀光相關的產業持續成長,新增法人數量也跟著攀升,預測今年新增法人總量將高達6萬3000家。
資訊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連絡資訊 #泰國房地產 #新陽地產